浙江省河流众多,水系发达,共有河道6万多km。河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,既是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线,也是灌溉、排涝、航运、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命线。但是,近年来浙江省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、河水污染、堤防坍塌等现象,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。因此,省政府提出争取用5年时间,整治重要河道1万km,工程总投资200多亿元,基本改善水环境、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,再现扛南水乡“水清、流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风貌。
一、背景
慈溪市潮塘横江防洪排涝工程是慈溪市重大水利工程,全长9公里,计划括疏河道面宽80米,两岸设置20—50米宽休闲景观绿化带,总绿化用地约75公顷,计划投资9亿人民币,通过水工与景观的联合设计,力求营造一个舒适、优雅、有情趣、有文化内涵的生态环境,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憩、赏景的活动场所。
其中生态护岸的水景设计是该工程主要特色之一。本文将主要介绍生态护岸的生态性及亲水性的设计。
二、挑战与目标
以往的城市河道的治理一般采用直立式(矩型)护岸,这种方法节约土地、解决防洪和排水问题,但是,它破坏了自然河流的水文循环和生态结构,河道、航道整治使自然河流渠道化,从而破坏水生生物的产卵场、栖息地和河流形态的多样化,减弱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,破坏岸边生态系统,缺乏河道的水景之美。因此景观设计的机遇是联合水工设计,从生态护岸入手,引入公园水景设计理念,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同时,设计一个植被葱郁的生态化的水陆边界,并使人能近距离、安全地与水亲近,使水-生物-人得以在一个边缘生态环境中相融共生。
三、方法初探
1、引进层级放坡的设计方法.
具体设计:驳坎按照1:3间隔放坡,间隔位置设计游步道;临水1:3坡体设计土工格室,内种植水生植物,常水位与土工格室中部.
2、引进隐型驳坎的设计方法.
具体设计:降低生硬、呆板的距型驳坎的设计高程,使驳坎的顶部高程低于设计常水位,高差控制在20~50厘米.两侧绿带通过堆土造坡,使沿线的竖向设计高程满足城市相应的防洪要求.土坡从后侧绿地延伸至驳坎的顶部,隐型驳坎与土坡水线之间形成水生植物种植槽,宽度变化丰富.种植槽内依据水生植物适应水深情况,配植选种多样水生植物,与两侧河滨绿地的乔、灌、木景观形成呼应,重构水生植物、鱼类、岛类、两栖类、昆虫类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,营造丰富水景景观。
四、工程效果
已建成的工程效果初步证明:上述方法和试验是卓有成效的。
一期工程采用引进层级放坡的设计方法.节合驳坎线的曲线设计和土工格室的水生植物配置,现已初见成效.河道视觉景观达到设计要求.河道中还设计了生态岛.其中水生植物采用蒲苇、黄菖蒲、千屈菜、美人蕉,节合放坡丰富立面层次,一方面减少地表径流,另一方面防止或减轻水流、波浪对河岸的侵蚀和冲刷,起到固土护坡作用。同时,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,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,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,提高了土壤持水性,增加了土壤抗侵蚀能力。所以岸边种植水生植物既能保持水土起到固土护岸作用,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,改善生态环境,所以通过种植植物来固土护岸不失为一种有效的、可行的生态护坡形式。
二期工程亮点:
1、弧形水岸
该景点位于河道北侧,该景点最大的特色在于从生态护岸入手,利用景观挡墙以及弧形水岸、亲水平台、园林植物形成一个极富韵律感的休闲空间。园路穿梭在林中,时而临水,时而密林,使人们体会空间及景观的变化,从而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。水生植物种植槽可种植黄花鸢尾、水葱、金银莲花、睡莲、满江红等.
2、生态廊道
该景点位于河道南侧,规划围绕滨水主题,在原有滨水景观的基础上,进一步突出水乡野趣的主题。配置一定的园林小品,结合水生植物,营造出“自然群落意趣浓,野花遍地分外香”的氛围,节点设置水上木栈台,小径穿延于其间,可供游人一眺江景、体验江风。在水生种植槽内种植大量水生植物,体现自然野趣,充分利用河水,引河水入绿地,形成一条曲折的溪流形态,水生植物选用金鱼草、竹叶眼子菜、狐尾藻、水车前、黄花鸢尾、水葱、香蒲、菖蒲、蒲草、芦苇、荷花、泽泻、雨久花等,形成类似自然天成的湿地生态环境。
五、经验积累
1、突破水工设计与景观设计断裂的庇病,将两者完美统一.
2、层级放坡和隐型驳坎的设计方法,有效解决河道驳坎的软化问题,同时给绿化景观设计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;
3、隐型驳坎的水生植物种植槽为营造丰富水景提供良好载体;
4、园林设计师需充分了解水生植物性状,避免在实际运用中张冠李戴和低级错误.